<th id="rrc75"></th>

        ?

        學術會議遭美國學者的瘋狂吐槽

        來源:未知 點擊數:
        <<返回上一頁?|?更多公關活動策劃資訊 聯系方式:020-85563980,13808884776
        廣州公關活動公司:在學術界工作的一大好處是大多數學校每年都會放兩到三周的冬假。當學生們用散發惡臭的臟衣服塞滿全美國的行李架,然后回到家中大吃大喝的時候,教授們按理說就可以盡情享受假期了。為此,上班族們都妒火中燒。
            其實企業界的狹促鬼們大可寬寬心:不少學者的假期都被毀了,因為他們不得不參加1月上旬召開的那些重大年會。各種用英文縮寫代表的數也數不清的年會埋伏在新年伊始,正把你親友圈里的有血有肉的學者榨成干癟的空殼,一切節日的歡慶都在學術會議帶來的壓力下黯然失色。(話說回來,年會季沒有像以前那樣安排在圣誕和新年之間的那個星期可能就該謝天謝地了吧。)
        美國學者吐槽學術會議
            有人會說,不就是開個會嗎,有必要壓力那么大嗎?凡是工作的人誰沒開過個把會呀,你那個在人力資源部工作的表弟不也有個關于“動態協同”的分組討論會要開,人家可沒在圣誕晚餐的時候提前離席然后抱著筆記本電腦一邊哭一邊連續準備10小時的會議材料。可是,這些純粹作為攢飛行里程和聚眾喝酒借口的企業會議和學術會議完全是兩碼事,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這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任何事情放到學術界都會變得不一樣。拿找工作來說,企業界的大多數雇主全年都會招人,而且幾天(最多幾個星期)內就會給申請人答復,但在學術界,雇用流程長達9個月;在大多數工作中,多年的優秀工作表現通常是升職加薪的保障,然而你擔任教學助理的時間越長,就越可能有生之年都耗在這個助理職位上了,即便你在工作中表現一流;那些“動態協同”會議的費用一般都是公司出的,但參加重大學術年會的學者很多都是要自掏腰包的,而且一掏就是1000美元。
            在開會這件事上,學術世界和正常世界的不同從你戴上你那倒霉的姓名牌的那一刻就開始顯露出來了。當然,戴姓名牌本身沒什么了不起的,不過是一般程序而已。在那些企業會議上,大家看到彼此的名字寒暄兩句就開始愉快地喝酒了。可是,但在現代語言協會(MLA)年度會議這種場合,姓名牌是一出為期五天的、主要由上下打量和冷嘲熱諷組成的鬧劇的中心布景。
            見面之初,參會學者們才不會帶著微笑跟同仁們打招呼,他們根本不看你的臉,全都盯著你的姓名牌上面的所屬機構一陣尋思——你所在的大學是否足夠好,你將來會不會對他們有用,你是不是值得被狂拍馬屁,還是泛泛地認識一下,或者粗略地表示一下蔑視。只有在一系列心理活動結束以后,他們才會屈尊承認你的存在(或者當你不存在)。
            覺得我言過其實?MLA的會議酒店的電梯,因為承載了太多的打量和嘲笑而聲名狼籍,以至于有了專門的推特號。
            那么,學術會議到底是干什么的呢?工作面試是其用處之一。大多數人恐怕都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20個應聘者像悲傷的、嚇壞了的妓女一樣穿著不合身的衣服坐在酒店房間的床上,可能會成為他們未來同事的法官們把一個個殘忍的問題拋向他們。下面這些問題都是我曾經被問到過的:
        “我看到你現在在寫第一本專著了。你的第三本專著會是關于什么的?”(內心戲:“我如何用教學助理的薪水買下這套正裝。”)
        “世界為什么需要一本你所在領域的新書?”(內心戲:“難道你真的認為世界需要任何一本新的學術書?”)
        “教學和科研哪個對你更重要?”(內心戲:我不太確定,不過正確答案是假裝討厭教學,否則會顯得你對科研不上心;但是,又要假裝你并不真的討厭教學,因為好的教授也都是好的教師;但是,要讓他們知道你是裝的,又不能裝得太過,懂了嗎?)
            聽起來很悲慘吧,想想那些面試官的遭遇:連續14個小時關在酒店房間里,問二十個幾乎一模一樣的、顯然嚇壞了的笨蛋一堆陳詞濫調的問題,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
            對于那些不用找工作也不用當面試官的幸運兒來說,參加這些大型會議的首要目的是在成百上千個小組討論會上報告論文,而準備一篇會議論文花費的時間和作者的聲望級別是成反比的:熱切的博士生花了三個月甚至更多的時間準備報告,但來聽報告的人寥寥無幾;學術巨星笑呵呵地向滿屋子的聽眾宣稱,“這是我在飛機上寫的”。在之后的問答環節,所有人都想表現得比其他參加者聰明,但是由于他們其實并沒有聽懂報告的內容,或者對于那個細分的領域并不十分了解,所有的問題都變成了一樣的:為什么你的研究和我的研究不太一樣?接著自說自話闡述5分鐘,問,你怎么看?
            也許有人會說,到底有沒有人是真的喜歡參加學術會議?當然!對于正好不用找工作也能承受經濟負擔的學者來說,開會最開心的事莫過于可以和老朋友老同事敘舊,同時還能結識新朋友新同事。這確實不錯,但一定要在隆冬時節嗎?一定要在一個物價昂貴的城市里,周邊只有住不起的豪華酒店,唯一買得起的食物是自動售貨機里的巧克力棒的地方嗎?我不該對同事們心甘情愿花費10張百元大鈔喝著價值14美元的劣質會議專供酒聊現在的就業形勢有多糟糕這件事評頭論足,但真的沒有更好的朋友聚會的方式了嗎?谷歌的視頻群聊可是免費的。
            學術會議跟企業會議可能還是有點相似之處的,比如說喝酒,但也僅止于此了。當然,學術會議也有社交,只是那些可憐的家伙想要結交的人里面至少有一半對他們不屑一顧。最令人生氣的還是這些會議竟然要窮得響叮當的人交上千美元的參會費。讓我猜的話,很多學者可能寧愿要一個短一點的假期,只要可以去一個溫暖的、可以舒心地坐電梯的地方度假。

        相關標簽:

        夜夜天天噜狠狠爱